(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如果每年大学毕业生有一半即350万进入产业工人队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在短期内就将发生极大的改变
实现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之一。在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呈现出农民工“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格局。鼓励大学生进工厂、下车间,不仅能有效缓解每年出现的“用工荒”问题,还能大大减轻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同时还有利于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步伐,可谓是“一箭三雕”的好办法。
自2004年起,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首先出现了“用工荒”现象。此后,“用工荒”现象逐渐蔓延,如今连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目前,各地出现的“用工荒”主要出现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建筑业等产业中。
与农民工的“用工荒”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日益突出。目前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50万以上,十二五期间每年将达近700万人。而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有30%(约200万)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就面临着失业。值得提醒的是,随着大学持续十多年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大学生也由过去的“天之骄子”转变成普通劳动者。
这样,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一方面是农民工“用工荒”现象年年出现,另一方面却是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陷入“就业难”的困局。事实上,现在鼓励大学生进入制造业、弥补和提升制造业用工质量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对2003年、2005年和2008年连续三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农民工的月工资近年来由700元左右跃升至约1200元。且两者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有些工种大学生的工资甚至不如农民工。
工资水平的拉近为大学生进工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大大增添了雇主雇佣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的积极性。而这又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增强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准备了更多的人力资本。不仅如此,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一般要远高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生产的波动性和员工的招聘成本。
大学生进入工厂能大大改善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结构。改革开放之后,大量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并迅速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但由于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使我国制造业等产业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均较为滞后。比如根据全国总工会最新的一项调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是高中以下毕业,而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更是屈指可数。有研究指出,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在G20国家中排名稳居第1,并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但更能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五年排在第18位,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差距非常大。
由此可见,缺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大障碍。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每年大学毕业生有一半即350万进入产业工人队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在短期内就将发生极大的改变。
因此,应抓住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变换的重大历史性机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大学生大量进入产业工人队伍创造条件。具体做法包括:首先,国家尽快出台鼓励性的政策,对到产业第一线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在住房、子女教育、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良好地保障;其次,对大量招收大学生的企业在财政、金融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贴,在税收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最后,对在“大学生进工厂”方面做得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表彰,树立典型并进行经验推广。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李长安的其他专栏文章:
李长安:CPI变动牵动调控政策神经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