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郑作时:中国经济的下一个春天有多远?

2011年10月27日10:02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郑作时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在中央政府眼里,改革的根本动力是让经济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这个动力,具体的执行部门未必会有,所以改革方向已定,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已经有了偏差

  拉扯一个小公司长大,有几件最难的事?招人、借钱、推广、见官。招人不说了,用人在国内那是要碰运气的事。员工和老板之间的关系是基本上像生物链上的天敌关系,有一批恪尽职守的员工,那是老天给做老板的机会。所以,这个不谈,我们来看看别的几项。

  人人都知道,浙江是小公司扎堆的地方。做小公司的朋友经常需要“调调头”,做生意嘛,资金转不开是正常的事情。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大事,比如一笔大生意需要垫资,可是做小公司的人拿不出100万现金。以国内现在的银行制度,做小老板的碰上这种情况,从银行里借到钱是不可能的,因为把他们的所有有形资产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钱,所以是不可能抵押的。因此作者就经常被拉成垫背的,借个几十万出去,一个两个月也就还上了。

  推广也是难事。有个创业的朋友,曾经做了一个在创业者看来很大的产品,因此兴致勃勃地开始到处推广。不过从一开始,老板圈里的朋友就劝他,这产品不是他一个小公司玩得起的,因为太大。他当然不会听。结果开始做就发现劝告是真的,要做大众类产品,单单广告费他就根本付不起,而没了名声,就不可能卖得了东西。但是没办法,做不起也要做,因为搞通技术、做成产品,已经花去了大把银子。当然也有人提出过收购的动议,但谁会希望自己的产品被收购呢?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他做了两三年,最后是眼睁睁地看着后来大公司也做出了同样的产品,一宣传就把自己的心血全覆盖了,早知当然还不如让别人收购了。

  和招人、借钱、推广相比,见官是最难受的事。作者见过有公司做环保产品的,东西很好,确实有节能效果,但确实提高了使用企业的成本,因此使用企业不积极,必须要借政府之力来帮助。但是要得到政府的帮助并不容易,因为官员们与你无亲无故,为什么要来帮你?小企业的老板又想不出怎么跟政府官员形成除行贿之外的交换关系,只好花钱办事。但其实花钱也没用,因为政府自有政府办事的节奏和规律,根本不是一个小企业能改变的。

  在国内做小公司难,小公司创新更难,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其实也在于有多少小公司做出好东西,更在于一个小公司因为做出好东西能一步步地成长为大公司。因为只有这样,创新才能成为风尚,经济才会变得活跃。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现在中央政府提出对相应的金融、文化、政府体制进行改革,使我不禁有看法:如果这样的改革能够成功,中国经济就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不过,之所以说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是因为这些领域的改革并不容易。容易改的事情,之前都已经办好了。

  以针对小企业的金融体制改革为例,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专家学者们想的办法也不算少,可是要让小老板们借到钱,至少现在仍然是个梦想。改革不容易做,因为银行不可能像生意人的家里人一样,知道他为什么要花这个钱。银行要把这种事情调查清楚,其成本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现在让大银行来做这个事情,不管有多少成功案例,大多只能算是做做样子,找个把特殊典型而已。因为从机理上讲,这种事情,大银行根本不可能做得成。

  不过,需求就是商机。金融改革的核心是,怎样满足小公司的这种需求?粗看下来,银行内部要有机制,比如说借两个月50万,可以根据生意人自己陈述的要素,做最为快速的调查,然后收一两万块钱利息。把风险控制到最小,银行最后可以从一百个类似贷款案例中将个体的风险平衡掉。如果觉得风险太大,还可以把利息提得更高些。

  办法当然不止是作者想出来的一种,但内核却是一个,就是考验银行的灵活性。只有从业者挖空心思,才会想出多样化的办法,而且更能实行。但是现在的银行不可能做到,因为利率的上浮不由银行的人说了算,风险和收益不对称,谁会去干?所以借给小企业钱,都只是个别案例。

  再比如说新闻媒体对于小公司的传播,我们可以发现,占据着媒体现在版面的都是大公司。为什么呢?两个因素,一个是大公司知道的人多,容易传播;另外是媒体自身懒惰而保守,对于手握好产品的小公司不肯认真调查,冒风险来做。作者干过媒体,“做这些有风险的报道,谁来给我奖励?”这是存在于媒体内部的主流想法。所以关注小公司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是一个仅仅手里握着好产品的小公司了。

  体制改革之难,不是在于具体想出某一个办法,而且要在机制上回答一个问题:类似困难的事情,谁来做?他们为什么要做?

  从最基本的理论上说,增加竞争,打破铁饭碗,就可以促使这些行业发生变革。银行之所以不贷款给小企业,是因为银行现在都有饭吃。如果银行人人都可以做,那么不仅仅是那些想挤进银行业的人会去思考解决这种问题可能增加的收益,而且,现有的银行也要去抓这些小客户,因为只要有盈利,生意总是越多越好。

  放开的好处,其实正可以用“让从业者挖空心思”来形容。有一个比方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进口产品,一些从来秉持自由竞争市场的国家,常常会出产一些构思非常精妙的产品,令人拍案叫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业者因为竞争激烈,所以不得不挖空心思奇思妙想。而在国内像金融、新闻这样的行业,真是有很多睡着也能赚钱的,所以现实中与之相关的问题,一个也不能解决。国内要有人做出像苹果一样的产品来,能让新闻媒体像赞美乔布斯一样地表扬他吗?我看是没有可能的,不嘲笑他是个疯子已经不错了,不信请看早期创业的马云吧。

  事不经过不知难,在中央政府眼里,改革的根本动力是让经济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这个动力,具体的执行部门未必会有,所以改革方向已定,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已经有了偏差。

  之所以这三个领域没有大的改革,是因为它们的改革都存在隐患。比如说金融体制改革,如果竞争过于激烈,把现有的大银行竞争垮了个把几个,政府怎么办?所以现在执行起来,也未免缩手缩脚,立足于大银行、大媒体来做改革,言下之意是它们不能倒了,由它们把着竞争的方向,大概错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改革一到这些领域就做不下去的真正原因:竞争会从各个方向上出现,比如金融业,现有的业者一定会在桌面下对新来者拳打脚踢,逼着新来的竞争个体缩在角落里,挣不到足够的饭吃。

  用一个实例来结束这个小文章吧。国内有一个公用事业的垄断领域,目前正在发生整合,其中一个个体是香港的一家优秀公司,而另一家是国内大企业,他们都在整合各个城市里的亏损国企同行。那家国外公司比较老实,总是带着政府官员们去看他们在香港经营得有多好。而国内的大企业就手段多样化了,他们常常派出一支队伍去游说官员,因为他们深知各地方政府官员们要的是GDP,因此交换的内核是,你让我整合这个垄断领域,我就给你这个城市投资各种产业。其结果可想而知,虽然香港公司做得确实好过国内大企业,但在整合的比分牌上,却是国内那家企业领先,而且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中国经济的这下一个春天,虽然已经看得到,但还需要努力才行。

  (作者系财经作家)

  郑作时的微博

  郑作时的其他专栏文章

  郑作时:小城店口的城镇化

  郑作时:施瓦辛格算不算个好州长?

  郑作时:为什么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

  郑作时:港深物价倒挂的惊心动魄

  郑作时:毫无疼痛的奇迹

  郑作时:现在是中国农业的关键时刻

  郑作时:“首堵”治理与国际化大都市

  郑作时:慈善的困惑和解决

  郑作时:“涨工资”或将引导经济转型

  郑作时:企业家的脸谱

  郑作时:美债危机拉开“清算”大幕

  郑作时:康菲的中国傲慢因何而来

  郑作时:“毒苹果”与全球化下的商业责任

  郑作时:顺从与迷信如何羁绊中国经济

  郑作时:中国买家为何偏爱逆势操作

  郑作时:马云为什么喜欢盛大品聚和QQ团购

  郑作时:马云为什么从受人爱戴到被人围攻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