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张茉楠:金砖国家正形成新的金融循环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张茉楠
2011年04月18日10:33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金砖国家要减少美元资产和美国债券投资,而转向相互之间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这不仅会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全球资本循环模式,也必将切实扭转全球财富失衡的局面

  “BRIC”(金砖四国)已经问世快十个年头,在南非扩容后,金砖国家也已成为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代名词。过去十年,以购买力平价(PPP)衡量,金砖四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它们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超过1/3,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从1/6升至近1/4。这种全球经济势力转换的速度,恐怕连提出金砖四国的高盛都始料未及。

  尽管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还将在很长时期内持续,但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化,已经这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在“多元化”格局中孕育着变革。

  事实上,每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人类总似乎总能从危机中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美国大萧条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则改变了传统的以“雁阵模式”为特征的东亚区域分工格局,促进了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冲击着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力量架构,全球经济与贸易重心正在“由西向东”发生转移,金砖国家形成的南北向度的弓形结构,正是对由美日欧主导西方“三角”所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最大挑战。

  一般而言,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转移与溢出效应、生产转移与投资转移效应、福利效应等,将大大促进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各成员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使集团内部区位更具竞争力。当前,金砖国家已经由概念发展成为新的“集团化”组织,金砖国家具有了相当好的合作潜力。一是金砖国家经济都处于转轨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发优带来内部潜力巨大;二是经济持续强劲发展,中产阶层队伍日益壮大,由此拉动消费需求旺盛;三是是危机迫使其加速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型。

  但相比而言,金砖国家间的内部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据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金砖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但金砖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数量仍偏低。比如,中国去年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额增幅高达40%,超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平均水平,但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相对较小。中国、印度是制造业大国,巴西、俄罗斯是资源大国,以往金砖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主导“发达国家消费、中国提供生产、资源国家提供资源”的经济循环的一部分,金砖国家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经济大循环。

  事实上,从多样性、差异性和互补性的角度看,金砖国家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经济贸易循环。各国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协作层面。未来可以考虑设立自贸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贸易、投资壁垒的降低,产业转移的障碍将大大减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资本向区内转移。

  此外,还可以形成新的金融循环。现在制造业中心已逐步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国家,但货币金融中心仍在发达国家,金砖国家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体系比较脆弱,在对外交易中长期依赖储备货币进行计价、结算、借贷和投资,货币错配带来的汇率和资产风险不可避免,风险将越来越多的由新兴市场国家承担。

  当前,全球货币结构越来越不能反映全球的经济结构,美元凭借霸权税不仅扰乱了全球信用总量、信用创造机制、真实经济增长机制的关系,更导致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混乱,“美元陷阱”危机四伏。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构建超越货币主权的记账单位SDR,还是建立多元化的储备体系,都注定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改变对本币盯住美元,渐进式与美元“脱钩”,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才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最重要,也是最务实的一步。

  首先,积极建立金砖集团内的主权货币结算制度,积极推动各国主权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允许国家间货币作为结算和投资货币,允许对方货币在境内结汇为本币,尤其是允许对方的机构在境内开设本币账户。

  其次,允许贸易项下的主权货币的相互投资;在贸易项下的资金流动开放以后,可以相互允许各自的企业到对方国家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共同建立新兴经济体债券市场。

  再次,推动金砖国家间的汇率协商及联动机制,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鼓励实行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

  最重要的是,打破美元陷阱和美国国债的陷阱。当前全球储备失衡和全球债务失衡构成了全球经济失衡,造成的实质性影响是外汇储备在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累积,以及对外债务在发达经济体的累积。因此,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对外资产余额超过对外债务余额,成为对外净债权国,发达经济体的对外债务余额超过对外资产余额,成为对外净债务国。

  2010年年底,全球外汇储备余额为9.4万亿美元,其中五国外储占全球的75%,仅中国外汇储备就占到了全球的1/3(今年一季度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美元趋势性贬值使五国储备系统承受更大压力。因此,金砖国家迫切需要为庞大的外储寻找出路,来提高对外资产的收益率。金砖国家要减少美元资产和美国债券投资,而转向相互之间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这不仅会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全球资本循环模式,也必将切实扭转全球财富失衡的局面。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张茉楠的微博

    张茉楠的其他专栏文章

    张茉楠:最大债权国与最大债务国的对话

    张茉楠:警惕美国的“国家出口战略”

    张茉楠:美国二轮“次贷”危机来袭?

    张茉楠:美债是美国维持金融霸权的工具

    张茉楠:外储管理改革需要早作打算

    张茉楠:G20重建货币和债务体系任重道远

    张茉楠:中国经济新增长需要整体布局

    张茉楠: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外汇储备吗?

    张茉楠:中国需求将成全球复苏主引擎

    张茉楠:欧洲银行压力测试标准有“硬伤”

    张茉楠:金融转型应与实体经济转型相匹配

    张茉楠:“两房”命运关乎美国经济未来

    张茉楠:正在“塌陷”的中产阶级

    张茉楠:“藏汇于民”需要新的制度设计

    张茉楠:加薪刺激经济转型

    张茉楠:要“减排”还是要“减速”?

    张茉楠:新兴经济体需要“政策脱钩”

    张茉楠:逃不开的全球经济周期

    张茉楠:美元泛滥与美债疯狂

    张茉楠:“硅谷模式”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张茉楠:重构“中国模式”的合理内核

    张茉楠:粮价飙升的资本逻辑

    张茉楠:期盼“实业再造”元年到来

    张茉楠:警惕“气候”绑架全球

    张茉楠:欧债危机身后的美债踪影

    张茉楠:能源大通道挑战石油美元

    张茉楠:红利衰减倒逼中国经济战略转向

    张茉楠:“人口红利”消失并不可怕

    张茉楠:问题资产处置是美国最大隐患

    张茉楠:金苹果,毒苹果

    张茉楠:经济增长要为结构优化腾挪空间

    张茉楠:从日本地震看巨灾应对

    张茉楠:“就业增长优先”需全方位改变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