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张茉楠:“财富流失”拷问中国经济生态

2011年11月10日09:12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张茉楠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对于那些已经有投资移民倾向的人而言,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是他们更加看重的因素,例如发达国家相对宽松的创业制度环境。与之相比,国内与企业创业相适应的孵化体系、风险投资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配与激励制度等

制度设计还很落后

  美国酝酿50万美元投资移民的新政,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美国政府希望通过移民、投资及其带来的新的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来实现经济的逆转,并分享全球资本带来的资本盛宴。而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海外移民潮所引发的财富“潮涌”,也引发各界对中国财富管理的忧思。如何吸引财富并把财富真正“留住”,一场博弈也许才刚刚开始。

  一面是积极吸引海外投资,一面是“蠢蠢欲动”的投资移民,中美两国的资本流向格局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近期,美国为吸引海外投资,正在积极酝酿一系列积极的刺激政策。为吸引投资移民,提振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美国国会提案称“外国人购房超50万美元可获美国居民签证”,道理似乎很简单,一是在国内购买力相对住房需求极度饱和的情况下,借助移民的力量消化过剩的房屋存量,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二是50万美元换来的“绿卡”,并不能直接找工作,但可以带来更具财富实力的消费,进而能够打破消费萎靡不振的僵局,实现经济大逆转。除投资移民的新政外,美国步步有新招,准备成立跨23部委办公室,大力推动美国“招商引资”行动,并通过本国的市场、资源优势,重振美国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实,随着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投资外移以及内需后续增长乏力,很多国家都把移民政策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事实上,从劳工移民、留学移民到如今以“智富阶层”为主力的技术移民、投资移民,中国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由于投资成本较低、成功率高、获批较快,成为中国投资移民的首选地。根据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土安全部公布的移民统计数据,2009财政年度,通过在美国投资至少50万美元而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即“绿卡”)的投资移民签证获批人数,同比增长了3倍,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增长最为迅猛,占比近五成。2010财年,中国共有超过7万人获得美国绿卡,仅次于墨西哥,排名全球第二。

  招商银行与贝恩资本发布最新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进一步显示,中国累积投资移民的人数最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73%,其中约有27%的受访者已经完成投资移民,而正在考虑移民的受访者占比也高达47%,中国投资移民的趋势还在加强。

  事实上,在国际移民大潮中,近几年中国海外移民也呈扩大趋势,中国社科院2007年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与此同时,中国知识精英的流失也成为全球之首。自1978年以来,中国有107万海外留学生,但只有27.5万人回国,有近四分之三的人才流失海外。

  应该说,国际移民是经济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人才全球化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更反映了资源全球化配置的需要。然而,中国如此之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所引发的“潮涌现象”,却值得高度关注,移民潮不仅造成了中国财富流失、人才流失、税负流失、消费流失,更对中国“橄榄型社会”的建立,造成深远影响。

  在担忧的同时,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海外移民潮”背后,到底折射中国经济发展中哪些深层次的矛盾?毋庸置疑,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增长极”,然而在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中国也在付出巨大的增长代价: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以及较高的税收负担和较低的福利水平等等,这一切开始动摇了人们幸福的基础。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国民福利开支,一般占本国政府总支出的1/2到2/3,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NP的20%~30%。相比之下,我国2009年中央财政中的社保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分别为7.6%、2.7%、4.5%,整体国民福利水平相去甚远。

  对于那些已经有投资移民倾向的人而言,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是他们更加看重的因素,例如发达国家相对宽松的创业制度环境。金融危机以后,为提高全球竞争能力,美国采取了诸多鼓励投资政策,如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提供劳务、投资和培训服务等。对于在非中心地区、边远地区和经济开发区投资的企业,美国政府还提供特殊优惠政策。与之相比,国内与企业创业相适应的孵化体系、风险投资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配与激励制度等制度设计还很落后,体制障碍构成了基本的制度性约束。

  当前,企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全面上涨,产业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一些原本做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主,也萌生了移民意愿,部分企业主甚至通过腾挪银行贷款或海外汇款等方式转移资产。资本外逃不但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也使得国家财富流失严重,防范财富大规模流出已经刻不容缓。

  财富流失拷问着中国的经济生态。对于中国这个大步转型的国家而言,如何通过更好机制和政策环境把财富(物质财富和人才财富)“留住”,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议题。事实上,好的制度依靠的不是政府的经济反哺,而是打破垄断,实现有制度保障的经济自由、产权自由和流动自由,让更多的要素流动起来。因此,政府应当扩大对内开放,通过制度安排让市场真正发挥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促进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中国整体宏观税负,构建有益于民间投资的经济生态体系,创造财富,并把财富留住。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的微博

  张茉楠的其他专栏文章

  张茉楠:最大债权国与最大债务国的对话

  张茉楠:警惕美国的“国家出口战略”

  张茉楠:美国二轮“次贷”危机来袭?

  张茉楠:美债是美国维持金融霸权的工具

  张茉楠:外储管理改革需要早作打算

  张茉楠:G20重建货币和债务体系任重道远

  张茉楠:中国经济新增长需要整体布局

  张茉楠: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外汇储备吗?

  张茉楠:中国需求将成全球复苏主引擎

  张茉楠:欧洲银行压力测试标准有“硬伤”

  张茉楠:金融转型应与实体经济转型相匹配

  张茉楠:“两房”命运关乎美国经济未来

  张茉楠:正在“塌陷”的中产阶级

  张茉楠:“藏汇于民”需要新的制度设计

  张茉楠:加薪刺激经济转型

  张茉楠:要“减排”还是要“减速”?

  张茉楠:新兴经济体需要“政策脱钩”

  张茉楠:逃不开的全球经济周期

  张茉楠:美元泛滥与美债疯狂

  张茉楠:“硅谷模式”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张茉楠:重构“中国模式”的合理内核

  张茉楠:粮价飙升的资本逻辑

  张茉楠:期盼“实业再造”元年到来

  张茉楠:警惕“气候”绑架全球

  张茉楠:欧债危机身后的美债踪影

  张茉楠:能源大通道挑战石油美元

  张茉楠:红利衰减倒逼中国经济战略转向

  张茉楠:“人口红利”消失并不可怕

  张茉楠:问题资产处置是美国最大隐患

  张茉楠:金苹果,毒苹果

  张茉楠:经济增长要为结构优化腾挪空间

  张茉楠:从日本地震看巨灾应对

  张茉楠:“就业增长优先”需全方位改变

  张茉楠:金砖国家正形成新的金融循环

  张茉楠:美国消费红利源于中国价格补贴

  张茉楠:流动性过剩源于结构失衡

  张茉楠:短期过度升值或导致人民币高估

  张茉楠:求解分配失衡 调税刚刚起步

  张茉楠:从四张表看“美国式衰退”

  张茉楠:谁来拯救中产阶级?

  张茉楠:真正的恐慌来自欧洲

  张茉楠:美国如何避免“迷失的十年”

  张茉楠:“救欧洲”背后的大国逻辑

  张茉楠:欧洲金融风险正在向全球扩散

  张茉楠: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美元霸权税”

  张茉楠:希腊债务危机为何又被打回原点?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